X



戦前、日本だった頃の台湾 2 [転載禁止]
■ このスレッドは過去ログ倉庫に格納されています
000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1/12(土) 21:26:43.05
祖母が生まれてから終戦まで台湾に住んでいました。
日本だった頃の台湾の様子を知りたいんだけど、
おまいらのおじいちゃんおばあちゃんで台湾にいた人いない?

前スレ
戦前、日本だった頃の台湾
https://lavender.2ch.net/test/read.cgi/taiwan/1419342478/
0673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5(月) 20:01:27.61
信守承諾保管墓碑 促成灣生返台

2019-04-14 23:02


灣生住吉弘光偕子孫重回台南老宅,牽起這段情緣的是住吉家日治時期員工陳並男的外孫女曾郁文,
她發現家中有塊寫著「住吉家累代之墓」的墓碑,才知外公信守承諾的故事。

曾郁文說,這塊石製墓碑相當大,高約3公尺、ェ1.05公尺、厚20公分,從小就看到在外公家,
外公連搬家都沒把它丟掉,她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當年老闆住吉秀松的次子住吉弘光委託阿公保管,
就這樣保管了數十年。

當年日人從台灣撤回日本,很多物件無法帶走,墓碑原放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墓區,
刻著家族已故者姓名,台南墓區在1980年代遷移,曾通知住吉家族,
住吉弘光就委託老員工陳並男保管,雙方原有聯絡,後來失聯,高齡94歲的陳並男信守承諾,
一直沒把墓碑丟掉。

曾郁文調查到住吉秀松與望火樓關係,得知住吉家在日治時期是台南名門,
秀松的長女嫁給當時台南測候所(氣象局)所長,女婿父親近藤十郎是知名建築師,
包括總督府(今總統府)、台大醫院都是由其設計。

秀松的三女婿之父是台南知名「鶯料理」創設人天野久吉,天野的後人曾多次來台,
認識曾郁文後獲悉墓碑故事,主動聯絡住吉弘光,促成住吉來台。
這塊墓碑已經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審查,將收為館藏,記錄這段台、日間的美談。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755756
0674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5(月) 20:01:51.05
80歲美濃菸葉輔導站封閉整修 年底重現日式風貌

2019-04-14 20:26


高雄美濃已經停止種植菸葉,地方遺留多座菸葉輔導站,其中一棟興建於民國28年的
美濃菸葉輔導站位處市中心,原有建築被鐵皮包覆多年。
為恢復木造建築外觀,中央客委會補助修繕經費展開修繕,要讓承載美濃菸草產葉
與菸農記憶的老建物恢復舊時風貌。

美濃菸葉種植歲月可追溯至日治時期,自菸酒公司取消契作制度後,菸葉種植日漸消失,
目前菸葉時代留下8座菸葉輔導站,2座已拆除,福安轉型成咖啡屋、廣興成為社區小學堂,
另有龍山與美濃等地菸葉輔導站闥u未利用。

美濃輔導站興建於民國28年,木造結構優美,數年前因屋頂漏水與牆面腐朽,
相關單位爭取經費緊急保固,因經費有限,從屋頂到牆面全被鐵皮包覆住,外觀看不出建築特色。

美濃區公所指出,美濃輔導站的木構建築很有特色,雖然沒有列入古蹟或歷史建物,
但在菸葉發展史上扮演重要角色,中央客委會補助1千2百萬經費,近日封閉施工,
準備拆除外部鐵皮,讓內部的木造結構重見天日。

公所指出,整修計畫展開前召開地方說明會收集居民意見,大家都有共識,
希望美濃菸葉輔導站恢復舊時風貌,年底前可望整修好,讓這棟老建築風華再現。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3755501
0676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5(月) 22:42:23.38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677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5(月) 22:42:47.54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678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5(月) 22:43:46.44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679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5(月) 22:44:05.94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68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5(月) 23:56:24.71
近日遠中有道理

2019-04-15 18:20


台灣的地緣接近中國而遠離日本,可是,台灣的人緣剛好相反,是近日遠中;
很多中國人不能理解,或指台灣人「數典忘祖」,甚至還發明許多難堪的詞彙來侮辱台灣人。
事實上,台灣人的近日遠中是有根有據的,至少它是台灣人百年覺醒的
過程當中血淚教訓比較的結果。

要明瞭台灣人所感受到的日本和中國,最簡單的莫過於比較日治時代的「治警事件」
和蔣據時代的「高雄事件」。

1896年春,為了統治新領地的台灣民族,兼顧因地制宜又劍及履及之效,
日本政府公佈了第六十三號法律(俗稱「六三法」),賦予台灣總督發佈命令等同法律的權利,
所幸它的效力不及內地(即日本),而使日本成了台灣人的避難所。
(按:這也是1920年代台灣刊物會在日本創刊的理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族自決」的思潮淹沒所有的殖民地;台灣人為了爭取民權,
嚮往自治,首先必須撤廢「六三法」,設置台灣議會。
1921年1月,設置台灣議會的「請願書」經過留學日本的台灣青年聯署之後,
由林獻堂帶頭委託開明的議員田川大吉郎(Tagawa Daikichiro, 1869〜1947)和清P一郎
(Kiyose Ichiro, 1884〜1967)在眾議院提出,另請江原素六(Ehara Soroku, 1842〜1922)在貴族院提出。
「請願書」提出後,雖然帝國議會沒有採取行動,可是消息一傳開,晴天霹靂,
震盪了整個台灣社會,讓台灣人看到了一條開闊的希望之路;同時也使總督府驚惶失措。
官營的《台灣日日新報》即以〈獨立運動革命的「張本人」林獻堂〉鼓動攻擊,而在台灣的
「內地人」也普遍地認為那是台灣人的獨立運動。接著,總督府便開始調查簽署人的背景,
或取銷營業資格,或強迫離職。

由於「請願書」的聯署人不屬於一個固定的團體,每次請願都要從頭做起,因此,
他們在1923年1月30日以石煥長(1891〜)的名義在台北申請結社,創立「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
準備在二月四日召開成立大會,卻在2月2日被總督府命令禁止,於是他們在同月16日把相同的
組織移到東京,以林呈祿(1887〜1968)的名義申請,結果,申請通過而正式成立。
不料,同年12月16日,總督府根據1900年修訂的「治安警察法」,以結社「被禁、解散、再組織」
為由,在台灣大肆拘捕會員六十多人而造成了轟動一時的「治警事件」。
當時,人們多認為那是總督和法院勾結的案子,為了總督的面子,一定有人會被判重刑。

「治警事件」於1924年七月下旬在台北地方法院審訊完畢,檢察官在八月一日對十八人求刑,
刑度從徒刑六個月到罰款一百元;在台籍律師葉清耀(1880〜1942)和七名自願來台協助的
日籍律師的辯護之下,同月十八日,全體被告被法庭裁判長判決無罪,
在場的人無不為司法獨立而歡呼;可是,檢察官不服而上告高等法院。

日籍律師為台辯護 請願合法民權無罪

同年十月中旬,十八名被告經過審訊後,由於事涉憲法,十七日,裁判長特別讓一名
日本憲法專家清P一郎博士在檢察官求刑之前發表他的見解;他花了三個半鐘頭,
滔滔不絕,發了數萬言,揮淚痛責帝國政府殖民政策的錯誤與對台灣人的種種壓迫,
讓全體被告和塞滿法庭內外的旁聽人士感激涕零又讚嘆不已,甚至把他看作台灣的「自由神」。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3f58eb38-d4fe-4b99-98d0-a7a4d65018fb
0682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6(火) 00:27:39.63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683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6(火) 00:27:59.79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684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6(火) 19:51:55.62
花蓮縣定古蹟檢察長宿舍 木構建築維護靠巡查

2019-04-16 14:32


花蓮縣定古蹟「檢察長宿舍」有83年歷史,這幢日式木構住宅是原花東地區最高司法機關−
台北地方法院花蓮港支部暨檢察局唯一歷史證據,4月開放參觀,將委外設「巡查中心」維護。

巴黎聖母院大火引發各界關注,4月1日才開放民眾參觀的花蓮縣定古蹟「檢察長宿舍」為木構建築,
並不耐火,花蓮縣文化局副局長曾之、今天表示,依據古蹟管理維護辦法,會進行防災編組、
演練、使用管理、巡查、用火管制、設備檢查及設置警報器與消防器材等措施。

此外,已與花蓮縣消防局連線,且委託相關執行團隊成立「巡查中心」,也研議儘快訂定維護計畫。
曾之、說,古蹟不受限於建築法,消防相關設施等更須注意加強。

檢察長宿舍位於花蓮市三民街、節約街交叉口,1936年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花蓮設置
「台北地方法院花蓮港支部暨檢察局」後,供檢察長居住的處所。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繼續將宿舍提供作為花蓮地檢署檢察長居住之用,
一直到1993年新建檢察長官舍完工啟用,這棟建築物功成身退,2008年花蓮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保存維護文化資產及發揮文化資產空間活化再利用,向花東基金、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經費共新台幣2670萬元進行修復,重現昔日宿舍原貌,
對於地方發展極具貢獻及代表性,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資產。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3758866
0685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6(火) 21:18:13.89
  
宜蘭市老眷村將轉型為公園 最快5月中動工

2019-04-16 18:05


宜蘭市化龍一村從2012年居民遷出後,目前是闥u狀態,宜蘭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在去年通過
變更宜蘭市都市計畫,將化龍一村從機關用地變更成公園用地,文化局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
將對化龍一村進行修復設計工程,包含保護棚架、近代眷舍、日式眷舍等,工程分成三期,
最快今年五月中旬開始動工,預計明年年底前完工,規劃經費7800萬元。

化龍一村是宜蘭九大眷村之一,位於宜蘭市舊城區核心,2012年眷村居民搬遷後,
老眷村何去何從變成當地關注的議題,化龍一村原本是國防部管理,宜蘭縣政府
與國防部在2013年簽訂協議後,由縣府代為管理,國防部原定規劃化龍一村為商業區,
但考量舊城區停車不便,規劃程商業區會影響交通,一度停擺。

宜蘭縣文化局表示,縣都委會在去年6月通過變更宜蘭市都市計畫一案,
將化龍一村從機關用地變更為公園用地, 文化局在去年7月啟動化龍一村修復設計案,化
龍一村面積約2.67公頃,其中約1公頃做為公園用地,其餘用地作為停車場使用,
希望打造一個與縣民連結歷史情感的生活空間,由於化龍一村鄰近蘭城新月廣場、
宜蘭酒廠、宜蘭設治紀念館等觀光景點,文化局盼完工後,能在舊城區打造成觀光小區。

文化局指出,化龍一村是宜蘭縣第1個眷村,村內有日治時期與光復時期的建物,
具有歷史意義,建物經過整修後,能將過去的歷史保存下來,讓縣民了解;
另外,舊城區較少能作為民眾休憩的用地,工程完工後,不但揄チ停車位,
解決舊城區車位問題,民眾也多一處可以休憩的地方。

縣府建設處表示,去年縣都委會通過後,同年12月底建設處向內政部提送變更宜蘭市
都市計畫,因化龍一村是歷史建築物,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2條,縣府如要修繕、
管理,則不會受到都市計畫法限制。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3759384
0686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7(水) 20:17:37.63
花蓮縣定古蹟檢察長宿舍 木構建築維護靠巡查

2019/04/17 08:04


花蓮縣定古蹟「檢察長宿舍」有83年歷史,這幢日式木構住宅是原花東地區最高司法機關−
台北地方法院花蓮港支部暨檢察局唯一歷史證據,4月開放參觀,將委外設「巡查中心」維護。

巴黎聖母院大火引發各界關注,4月1日才開放民眾參觀的花蓮縣定古蹟「檢察長宿舍」
為木構建築,並不耐火,花蓮縣文化局副局長曾之、今天表示,依據古蹟管理維護辦法,
會進行防災編組、演練、使用管理、巡查、用火管制、設備檢查及設置警報器與消防器材等措施。

此外,已與花蓮縣消防局連線,且委託相關執行團隊成立「巡查中心」,
也研議儘快訂定維護計畫。曾之、說,古蹟不受限於建築法,消防相關設施等更須注意加強。

檢察長宿舍位於花蓮市三民街、節約街交叉口,1936年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花蓮設置
「台北地方法院花蓮港支部暨檢察局」後,供檢察長居住的處所。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繼續將宿舍提供作為花蓮地檢署檢察長居住之用,
一直到1993年新建檢察長官舍完工啟用,這棟建築物功成身退,
2008年花蓮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保存維護文化資產及發揮文化資產空間活化再利用,向花東基金、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經費共新台幣2670萬元進行修復,重現昔日宿舍原貌,
對於地方發展極具貢獻及代表性,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資產。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4160141.aspx
0687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7(水) 20:17:54.05
 
〈北部〉喝井水結石嚴重 花蓮新城古井街盼到自來水 列印

2019-04-17


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古井街有口百年古井,當地因無自來水設備,民眾僅能喝「井水」度日,
導致「腎結石」問題嚴重,加上地下水石灰質含量高,熱水器替換頻繁,令居民苦不堪言。
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九區管理處表示,將以「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盡速辦理,
民眾僅需負擔用戶外線費用。

花蓮新城古井街為早期典型移民拓墾聚落,自日治時期留下的古井是地標,居民均稱住在
「古井頭」,古井街計十五戶,雖僅距離公所不到七百公尺,卻是無自來水可用,
居民多數務農、經濟困頓,無力負擔龐大的埋管線費用。

鄰長李再添,十三歲自宜蘭移民到古井街,現年八十三歲的他,喝井水至少超過半世紀,
導致腎結石問題嚴重,兒子李添富為大漢村長,從小因喝井水長大,也多次為結石開刀,
附近居民同樣病症嚴重,嚇得大家每月需額外負擔買水錢。

李再添說,過去各家戶以人工拉水取用,後期改用抽水馬達,但因百人仰ョ井水用量大,
馬達不堪負荷時常損壞,每戶乾脆以人丁計算,每人酌收五十元作為修復基金,
長久下來是一筆開銷,加上熱水器常卡石灰需替換,另需購買飲用水等,生活快撐不下去。

「六十多年來無自來水可用,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縣議員鄭寶秀說,古井街非偏鄉,
也不是位處山上,接受民眾陳情後,隨即在臨時大會提案,邀相關單位會勘,經協調後,
可望為居民爭取管線設置,未來百年古井還將建議保留為景點,活化地方產業。

居民需付用戶外線工程費約萬元

水公司第九區管理處副處長蔡澤瀛說,古井街土地屬台糖用地,
居民在取得台糖同意埋設自來水管線,並向公所拿到建物接水證明後,就能以
「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辦理,向水利署爭取經費,
民眾僅需負擔各用戶申裝自來水外線工程費約一萬元。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81995
0688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7(水) 20:18:14.58
 
2019.04.17 08:57

北門新景點「記憶倉庫」 10分鐘VR進入日治時期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夜間點燈後,整區彷彿城市中的亮點。

曾經被忽略的北門廣場周邊建築記憶拼圖,在「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復原完成後,又多完整了一塊。
走進新舊交替的北門周邊,這兒不是被西門町與台北車站的邊緣,邊緣,才是真正的主角。

台北北門、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在太陽西下後,以一種極不顯眼的步調緩慢點亮夜空。
北門廣場自2017年完工後,曾有不少旅客停留。會仔細觀賞這閩南清雅風格的人,多半是行家。
不急不徐,緩步走過曾被忙亂交通淹沒的北門。

2018年底,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也在移址後現身了。建於日治時期,
為台灣唯一保留三井財閥菱形商標的建築,被暱稱為「記憶倉庫」。
屋內可以見到還保有三井標誌的圓拱型舊山牆,修復過程中百分之70使用舊有磚塊。

旅客走進「記憶倉庫」,能夠帶上VR眼鏡,身歷其境搭乘火車,
走入這個日治時期最大的在台日本集團內部,體驗搬運稻米、樟腦、砂糖的感受,
在周圍展示區,尋找屬於北門廣場周邊曾有的風景。
那是段完全不同的歲月,這棟建築物以靜默之姿出現在北門廣場,安安靜靜點亮曾有的風華。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412tour001
 
0689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8(木) 12:38:43.30
台湾のオーケストラ、GWに東京と大阪で日本統治時代の曲を演奏

2019/04/17 12:24

台湾の国立オーケストラ、台湾フィルハーモニック(国家交響楽団、フィルハーモニア台湾)が4月末から5月初旬にかけて東京と大阪で日本ツアーを開催する。
演目の一つに日本統治時代の作曲家、江文也の管弦楽曲「台湾舞曲」を用意しており、台湾と日本の歴史的、文化的なつながりを音楽で表現する。

江文也は1910(明治43)年に台湾で生まれた。1922(大正11)年に長野県の旧制中学に入学し、高校は電気科に進学したが、夜学で声楽を勉強。
卒業後はコロムビアレコードに入社し、声楽家として音楽の道を歩み始めた。
音楽コンクール声楽部門で優秀な成績を収めたほか、作曲にも意欲的に取り組んだ。
今回演奏される台湾舞曲は、江が1936年、ベルリンオリンピックの芸術競技に日本を代表して出品し、作曲賞を獲得した作品。

台北市内では15日、PR記者会見が開かれた。台湾フィルハーモニックの音楽監督、リュウ・シャオチャ(呂紹嘉)氏は
台湾舞曲について、台湾の民謡をベースにしたものではなく、手つかずの森のように原始的な台湾をイメージさせる曲調だと紹介。
その一方で主旋律には日本的な要素が多く取り入れられており、当時の日台の文化的背景が反映されているのが分かるという。

日本ツアーでは、2013年に仙台国際音楽コンクール・バイオリン部門で優勝したリチャード・リン(林品任)氏が協演。
芥川也寸志氏の「交響管弦楽のための音楽」やメンデルスゾーンのバイオリン協奏曲などの曲目が予定されている。

4月30日に東京都の東京文化会館、5月6日に大阪府のザ・シンフォニーホールで開催。
このほか、5月3〜5日には石川県金沢市で催される「風と緑の楽都音楽祭」への参加も予定されている。
一方、台湾でも4月20日に台北市内で、日本ツアーと同じ内容が一足早く楽しめるコンサートが開かれる。

http://japan.cna.com.tw/news/asoc/201904170001.aspx
0690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8(木) 12:39:03.62
旧日本軍の宿舎群、修復を経て文化施設に転身 年末開館予定/台湾

2019/04/17 16:28

2019/04/17 16:28日本統治時代に建設された旧日本軍の宿舎群「旧水交社宿舎群」が今年末、複合型文化パーク「水交社文化園区」として生まれ変わる見通し。
15日には同市政府文化局主催の座談会が開かれ、呼び掛けに応じて集まった元住民や軍事史専門家、芸術家らが開館後の特色をどう打ち出すかなどについて意見を交わした。

同市政府によると、宿舎群は、1941(昭和16)年に台南海軍航空隊が発足したのに伴って、台南飛行場(現台南空港)付近に建設された。
旧日本海軍には将校の親睦・研究団体「水交社」を設ける伝統があり、宿舎群のある場所も水交社と呼ば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という。
戦後は国民党政権に接収されて中国大陸から移り住んだ軍人やその家族らが暮らす「眷村」となり、1956年には空軍の曲技飛行隊、雷虎小組のパイロットも入居した。
宿舎群のうち、高級武官用だった8棟が2004年に市の文化財に指定された。

宿舎群の活用に当たっては、国防部(国防省)や文化部(文化省)が補助金を拠出。
2016年から修復工事が行われていた。
開館後には水交社歴史館や文学サロン、眷村物語館、劇場など8つの施設が設置される予定。

http://japan.cna.com.tw/news/asoc/201904170005.aspx
069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8(木) 13:00:14.12
台湾生まれの日本人男性、幼少期を過ごしたかつての家を再訪

2019/04/14 18:44

日本統治下の台湾で生まれた日本人である「湾生」の男性(93)が14日、かつて15年暮らした南部・台南市の2階建ての木造住宅を再訪した。
長い時を経て再び家の敷居をまたいだ男性は、保存状態の良さを称賛。子ども時代のことを「非常に懐かしく思い出した」と喜んだ。

男性の父親は地元の建設業界の名士。
消防車を寄付したり、優秀な学生に学費を提供したりと、慈善事業に熱心だったという。
同市の指定古跡に指定されている「旧台南合同庁舎」の建設に当たり、寄付も寄せている。

旧台南合同庁舎はかつて消防組の詰め所が置かれた建物。建物中央の高い塔は火の見やぐらとして1930(昭和5)年に落成。
1938(昭和13)年には塔の両側が増築されて合同庁舎となり、消防や警察などの機関が置かれた。

台南市は、当初の姿をよみがえらせる修復作業と、同市の消防の歴史を紹介する史料館の設置を合わせて進めてきた。
工事は終了し、15日に予定される供用式典には建物ゆかりの人々が招かれた。
湾生の男性はこの機会を利用し、旧宅を訪ねることになったという。

戦後、男性の一家が日本に引き揚げた後に同宅を入手したのは、馬英九政権下で行政院政務委員(無任所大臣に相当)を務め、昨年11月の地方統一戦では野党・国民党の公認候補として台南市長選にも出馬した高思博氏の祖父。
高氏自身にも同宅で幼少期を過ごした思い出があるといい、男性の訪問を温かく歓迎した。


http://japan.cna.com.tw/news/asoc/201904140005.aspx
0692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8(木) 13:00:31.38
日本時代の庁舎内に消防史料館 ゆかり深い日本人の子孫「光栄です」/台湾

2019/04/16 15:53

日本統治時代に建設された南部・台南市の「旧台南合同庁舎」の一部を利用した消防史料館が15日、開館した。
同日行われた供用式典には、建物とゆかりが深い日本人、住吉秀松氏の次男(93)が出席。
父親の事績が史料館で紹介されることを家族の一員として光栄に思うと述べ、下の世代も引き続き台南との友好が続くことを願った。

住吉氏は1907(明治40)年に台湾で建設会社「住吉組」を設立し、鉄道や橋りょうなどのインフラ整備に携わった。
19(大正8)年には台南初の私設消防団である「台南消防組」を組織し、10年以上にわたって責任者も務めた。

旧台南合同庁舎はかつて消防組の詰め所が置かれた建物で、現在は同市の指定古跡に指定されている。
建物中央に、火の見やぐらとして30(昭和5)年に落成した高い塔があるのが特徴。
住吉家が建設計画を支援し、寄付も寄せた。

建物は38(昭和13)年、塔の両側が増築されて合同庁舎となった。
現在も同市消防局中正消防分隊が入居している。
修復工事では、警察が利用していたスペースが、日本統治時代に始まった同市の消防の歴史を紹介する史料館に生まれ変わった。

http://japan.cna.com.tw/news/atra/201904160003.aspx
0694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8(木) 21:27:13.11
 
繼成功洋芋片後 台南限定甜點把「古蹟」包進去

2019-04-17 21:31


台南的「成功洋芋片」引起搶購熱潮,甜點店推出的限定商品,直接把古蹟「加進」生乳捲。
店家指出,日治時期台南曾是香蕉出口大宗,西市場的「台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
也在2003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因此店家用香蕉做代表,搭配巧克力加入生乳捲中,
此外限定的產品會也有限定包裝,生乳捲外盒融入台南常見的鐵窗花與商標,
希望在母親節前給消費者一項新選擇。

這間甜點店為開發台南限定商品,對過去的「舊府城」中西區做了文化調查,
發現西市場正在整修的市定古蹟香蕉倉庫,曾是日人租用放置香蕉等待出口,
在倉庫旁還有一條直通港口的碼頭,可惜因為市容變遷如今已經消失。

對店家來說,香蕉的故事也許能讓消費者了解台南過去的背景,而且與甜點也相當搭配,
因此就展開研發,新店面就決定設在「台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的附近。

另外,店家也發現台南保留了相當多的鐵窗花,鐵窗花有防盜兼顧美觀的功能,
與商家的幾何形店標可以完整融入,因此為了這款限定的香蕉巧克力生乳捲,
開發了限定版鐵窗花包裝。

店家指出,甜點店在各地都有設點,希望能用在地特有的農產品來開發現地產品,
例如高雄的芋頭、雲林的花生都曾加入生乳捲中,如過在地農產界線比較模糊的大都市,
則推出適合當地的特色商品,例如台中就開發了起司口味的生乳捲。
這次台南限定的古蹟生乳捲希望能給消費者多一種母親節蛋糕的選擇。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62219
0695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8(木) 21:27:33.33
翻爆旺校園》愛蘭國小校名的由來

18:47 2019/04/18


埔里鎮愛蘭國小的校徽是蘭花,常讓外人覺得是不是學校有種蘭花?還是師生很喜愛蘭花?
其實愛蘭校名的起源與蘭花無關,而是與平埔族群的遷徙有關,最早校名是「烏牛欄公學校」,
國民政府光復台灣後後認為校名聽起來像牛的生殖器,因而改名愛蘭。

將近200年前,中部地區的平埔族群因漢人屯墾,加上後山水沙連地區生番原住民勢弱,
開始往埔里地區移民,其中來自豐原烏牛欄社的巴宰族,選擇位於南港溪、
牛相觸旁的鐵砧山台地做為新故鄉,並帶來家鄉地名,稱呼新移墾的聚落為「Auran」,
當時的漢人及後來統治台灣的日本人,就根據「Auran」的發音將當地的聚落命名為「烏牛欄」。

1897年日治時期,當時日本教育工作者借用基督禮拜堂,收女生33人開始上課,
名為「埔里社公學校烏牛欄分教場」,1910年在熱心教育的地方人士籌劃下,
創設了「埔里社烏牛欄公學校」,1945年國民政府抗戰勝利,因當時官員認為
「烏牛欄」三字閩南語發音似乎在講述牛的生殖器,因此在1948年又改稱為「愛蘭國民學校」。

雖然「愛蘭」這兩字聽起來似乎比較典雅,但對於愛蘭國小學區附近老一輩的校友而言,
還是「烏牛欄」這三個字比較有歷史根源,可以延伸講述在地族群遷移的時空與歷史,
可惜的是當時國民政府以似是而非的理由更改校名,後來的人也就將錯就錯稱為愛蘭國小,
甚至連校徽變更成一朵蘭花,而實際上,整個愛蘭國小轄區主要農特產是茭白筍,
並非蘭花,而校園內最知名的植物也不是蘭花,而是一棵巨大的雞蛋花(緬梔),
它與學校同壽,是歷屆校友們共同的寶貴回憶。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418003905-260405
0696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8(木) 21:27:53.67
苗栗建功國小 原名國語傳習所

07:06 2019/04/18


苗栗市建功國小有百年歷史,作育英才無數,校名更由日治時期的「苗栗國語傳習所」
更名無數成為至今的「建功國民小學」,期間設立許多分校,深入社區培育更多地方學子。

建功國小於日治時期、西元1896年創立,當時以「苗栗國語傳習所」命名教授日文,
成為苗栗地區最早創立的學校,而後陸續改名為「苗栗公學校」、「苗栗第一公學校」
及「苗栗東國民學校」等,戰後又經歷過「第一國民學校」、「中心國民學校」等校名,
直至1947年始改名為「建功國民學校」,1968年配合9年國民教育改為「建功國民小學」沿用至今。

此外,建功除了為苗栗縣內最早設立的小學外,更是縣內培育人才的搖籃,
1990年全校學生總數達3739人,堪稱全盛時期,直到2014年皆為縣內人數最多學校,
近年面臨少子化,但今年校內有48班、共1286人,仍為縣內大校。

其中建功國小的「舞蹈班」名聞遐邇,至今已歷30年,為縣內最早設立的舞蹈才藝資優班,
培育無數舞蹈人才,常應邀出席國內外大小表演,成為學校極具特色的班級。
建功國小校長劉淑媛表示,建功國小擁有100多年悠久輝煌校史的標竿學校,
身負重大使命引領學校發展,未來將繼續積極攜手校內師長,擴展學生學習機會,
更要激勵學習熱忱,讓校內學生在多元舞台上充分展現自信、發光發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417004019-260405
0697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8(木) 22:32:30.90
尖石李崠山古堡 見證原民抗日血腥史實

2019-04-18 17:09


新竹縣尖石鄉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李崠山古堡,在2003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
為日治時期泰雅族與日本軍警浴血戰鬥的古戰場。
尖石鄉長曾國大表示,古堡見證了過去原住民抗日的歷史,有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
因此向中央爭取再造歷史現場,本月初鄉公所已透過縣府提出修正計畫給中央做後續審查,
應該近期就能聽到好消息。

尖石鄉公所表示,古堡位於新竹縣與桃園市交界,標高1914公尺的李崠山山頂,
視野遼闊可瞰制三光、秀巒、玉峰等原住民部落,也是日治時期原住民抗日的古戰場,
日軍在1914年施作完成砲台及指揮所,當時被稱為李崠隘勇監督所,
後來被指定為古蹟才正式以原住民話TAPUNG古堡稱之。

古堡見證了日治時期「五年理蕃政政策」,日軍設立隘勇線,逐漸向山區推進,
征討泰雅族原住民的那段歷史,雙方在李崠山數度激戰,日軍以炮火猛轟山地部落,
導致原住民死傷慘重而屈服。

曾國大表示,雖然這是一段血腥的史實,但都是祖先走過的痕跡,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
都應該要保留最真實的那一面。過去的古堡現在僅剩下門屏、大門、牆體、稜堡、台階,
若再不保存,後代子孫能看到的就更少,因此從一年前開始他就積極提出計畫,
希望能讓古堡以現地原貌保存。

上個月曾國大與縣府相關單位到立法委員高金素梅的辦公室,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爭取李崠山古堡的再造歷史現場經費,曾國大說,現場協調很順利,
公所也已經在月初透過縣府提出修正計畫給中央做後續審查,應該近期就能通過核定。

未來李崠山古堡將規劃設計導覽解說設施,開放民眾自由參觀,讓民眾更了解當地歷史
及生態,也希望串聯周邊步道及觀光景點,完整呈現當地人文歷史與自然生態資源,
也一併提升部落的經濟。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3763753
0698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9(金) 00:57:43.28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699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9(金) 00:58:10.16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0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9(金) 20:19:19.46
中興大學創校百年 與台大校史聯展

2019-04-18 22:14


國立中興大學今年創校百週年,選在創校日4月18日舉辦「中興百年追本溯源─興大與台大校史檔案聯展」,
透過人事時地物等五大主題展覽,展示檔案文件、照片、制服與典藏文物等。

「中興百年追本溯源─興大與台大校史檔案聯展」開幕式今天下午舉辦,由興大校長薛富盛、
副校長楊長賢、主秘林金賢、圖書館館長林偉等人與活動吉祥物「紀鹿」共同啟動為展覽熱鬧揭幕。

薛富盛表示,在一世紀前的今天,中興大學創校,百年來,興大見證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
從日治時期的農林專門學校到國立大學,從台北遷校至台中,期盼透過此展覽,
讓大家更了解興大與台大的歷史發展軌跡。

興大與台大共同舉辦校史檔案聯展,兩校各自展現不同的校史特色,興大展期為4月17日至30日,
台大場為4月25日至6月30日,展出內容以同樣溯源1919年創立的台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為主。

興大展場包含人事時地物五項主題,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是1928年第一屆台北高農林學科
畢業紀念冊複刻本,興大在日治時期留下的畢冊僅有三本,內含建物與學生活動照片等珍貴史料。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3764087
0702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9(金) 20:19:38.83
〈北部〉桃園楊梅公所重建 主體工程動工

2019-04-19


楊梅區公所廳舍使用達六十四年,結構有耐震性欠佳疑慮,市府分兩期、原址重建,
總預算七億六千萬元,第一期工程於去年十二月完工,第二期主體工程為新建地上六層、
地下三層的行政大樓,昨天開工,預計二○二一年完工,將提供民眾更ェ敞、舒適的洽公空間。

預計2021年完工
楊梅區公所前棟廳舍,於一九五四年由日治時期楊梅火車站售票亭改建而成,後棟廳舍也有四十多年歷史。
廳舍經多次翻修,使用空間、洽公停車位都不敷使用,且耐震性欠佳,市府經評估決定分兩期重建。

舊公所旁加油站、商店為國有土地,市府去年與國有財產署協調無償撥用,
第一期工程執行基地建物拆除與整地,於去年底完工。

市長鄭文燦說,第二期工程為新行政大樓主體工程,基地約一七七一坪,新建的大樓為地下三層、
地上六層建物,一至四樓為辦公、洽公空間,五樓設置會議室及可容納六百人的活動中心,
頂樓闢建為可供民眾休憩的空中花園,建物採轟囃z設計,並融入楊梅特色、公共美學、
無障礙等理念設計。
地下三樓為停車空間,將有二六七個汽車停車位、一四六個機車位。

重建期間,區公所向楊梅區農會承租位於大模街上的廳舍五樓為臨時辦公室,
距楊梅火車站僅五十公尺,各課室都已遷往辦公,四樓為議員、里長聯合服務中心。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82486
0703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19(金) 20:33:33.51
見證原民抗日歷史 竹縣李崠山古堡將重現古戰場

2019-04-18 22:04


新竹縣尖石鄉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李崠山古堡,在2003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為日治時期泰雅族
與日本軍警浴血戰鬥的古戰場。尖石鄉長曾國大表示,古堡見證了原住民抗日的歷史,
有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因此向中央爭取再造歷史現場,月初透過縣府提出修正計畫給中央做後續審查,
應該近期就有好消息。

尖石鄉公所表示,古堡位於新竹縣與桃園市交界,標高1914公尺的山頂,視野遼闊可瞰制三光、
秀巒、玉峰等原住民部落,也是日治時期原住民抗日的古戰場,日軍在1914年施作完成砲台及指揮所,
當時被稱為李崠隘勇監督所,後來被指定為古蹟,以原住民話TAPUNG古堡稱之。

古堡見證了日治時期「五年理蕃政策」,日軍向山區推進,征討泰雅族原住民的那段歷史,
雙方在李崠山數度激戰,日軍以炮火猛轟山地部落,導致原住民死傷慘重而屈服。

曾國大表示,雖然這是一段血腥的史實,但都是祖先走過的痕跡,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
都應該要保留最真實的那一面。
過去的古堡現在僅剩下門屏、大門、牆體、稜堡、台階,若再不保存,後代子孫能看到的就更少,
因此從一年前開始就積極提出計畫,希望能讓古堡以現地原貌保存。

上個月曾國大與縣府到立委高金素梅的辦公室,向文化部爭取李崠山古堡的再造歷史現場經費,
曾國大說,協調很順利,公所已在月初透過縣府提出修正計畫給中央做後續審查,應該近期就能通過核定。

未來李崠山古堡將規劃設計導覽解說設施,開放民眾自由參觀,讓民眾更了解當地歷史及生態,
也希望串聯周邊步道及觀光景點,除完整呈現當地人文歷史與自然生態,也一併提升部落的經濟。


https://udn.com/news/story/7322/3764278
0705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0(土) 00:44:15.77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06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0(土) 00:44:39.60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07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0(土) 00:45:03.35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08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0(土) 00:45:22.72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1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1(日) 01:18:03.19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12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1(日) 01:18:25.09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13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1(日) 01:18:51.22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14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1(日) 01:19:14.58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15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1(日) 09:07:16.93
>>1
白痴侵華日狗
0716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1(日) 21:31:30.99
百年前賣子契約 道盡貧家辛酸

2019-04-21


現在社會少子化趨勢明顯,小孩是父母的寶貝,但一百多年前的台灣,生在貧困家庭的小孩,
或是出生母親就死亡的嬰兒,常會被賣掉。
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收藏兩張百年前賣子契,道盡貧窮人家無力養子的辛酸,
尤其是一個男嬰剛出生、母親就過世,被視為「命硬」孩子,很多人不願買,
最後賣給男嬰姑丈,其生父才有錢為男嬰生母辦後事,讓人很不捨。

養不起才賣兒 立契約有憑據
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梁志忠,收藏不少清末或日治時期的台灣古文契約,他指出,
早年台灣買賣土地、招婿養孫到買賣童養媳、賣兒子都有契約,在重男輕女的年代,
賣兒子都是萬不得已,一紙「賣子契」道盡貧窮人家的無奈和辛酸。

梁志忠收藏了兩張賣子契,其中一張是日治時期的明治三十九年(一九○六年)所立,
林姓婦女剛生下第三個兒子,因「家計不周,薪米不備」,窮到連柴米油鹽都沒有的地步,
只好賣掉剛出生的三兒子,以一一四元賣給黃姓婦人作為「螟蛉子」。

另一張訂的是「立繼嗣契約」,堪稱變相的賣子契,契約在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所立。
契約書中記載,許姓男子的妻子生產後幾天即死亡,留下剛出生的二兒子,許男無力撫養新生兒,
因男嬰母親生他後就病故,被認為男嬰剋母、命硬,沒有親戚願承買。

後來因許男姊夫也喪妻,在沒有子嗣情形下,許男將二子過繼給他,由姊夫付龍銀六大圓。
契約書中也言明由許男姊夫雇乳母撫育,長大成人承接李家香火。

梁志忠說,立契約不只白紙K字有憑有據,且都要「先小人後君子」,把醜話說在前頭,
像以一一四元賣子的林姓婦人,契約中言明將來這個男生沒有傳下子孫也不得有異言。
賣掉命硬兒子的許姓男子,則保證未來姊夫家「田園廣置,子孫熾昌,也是姊夫之福,不敢異言生端」。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282988
0717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1(日) 21:31:49.86
瀾桐花祭 封街體驗文化聚落


2019-04-21 18:17


2019瀾桐花祭今天在花蓮市好客文化會館熱鬧登場,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
今年不僅是第一次封街舉辦活動,更以文化歷史走訪方式,讓花蓮民眾賞桐闖關外,
在兩位老師導覽下,也能走入客庄體驗客家之美。

魏嘉賢指出,今天的活動首度以封街模式辦理,市公所將大同街與復興街口往林森路方向的
復興街封閉管制,道路兩旁擺設攤位。
這是市公所第一次嘗試封街,透過這樣的規劃,讓更多人進入街區來體驗文化聚落,
進而也帶動觀光,花蓮市的客家文化可往多元發展來扎根。

花蓮市瀾桐花祭活動今逾500人分為兩梯次,由邱上林及黃家榮等兩位老師導覽解說帶領下,
一起桐來同去走文化,參與活動的民眾走訪踏查了花蓮歷史相當悠久的雁山彩色印刷廠,
以及設計生活與地方共創平台的98裡作。沿途還經過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宮之橋旳尚志橋,
以及現在叫做忠烈祠的花蓮港神社。

在尚志路的三山國王廟為60多年前興建,在客家人的信仰裡,三山國王是客家移民的守護神,
也因此列入今天走文化的踏查點。還走訪了隱藏在建國路的時光二手書店、HAO好所在,
以及在林森路上被列為歷史建物的花蓮港農林學校校長宿舍。至於市公所後方於日治時期
興建並在四年前修繕的好客文化會館也在兩位老師解說下,讓參與活動的民眾對於文化會館的
活化有更多的了解。

現場還有客語桐玩闖通關、桐花手作DIY等單元,在好客文化會館及復興街,有花蓮縣衛生局、
自來水公司第九區管理處、台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及花蓮市公所政風室、清潔隊等都設宣導攤位,
讓民眾熟知公家機關宣傳的政策內容。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3768736
0718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1(日) 21:32:04.68
日治時期百年蓄水池 台北水下宮殿探祕

2019-4-21


在台北市公館商圈的臺北自來水園區,藏有一座台北相當古老的蓄水池,現稱觀音山蓄水池,
這個具有百餘年歷史的日治時期建物,2013年整修完成,本來只提供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後來北水處考量,近年臺灣的民眾對維護古蹟意識漸長,決議於今年初對外開放,
希望讓更多民眾一窺這座水下宮殿的樣貌,貼近臺灣水資源的歷史。


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804210002700N/579
0719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1(日) 21:42:29.72
北門新景點「記憶倉庫」 10分鐘VR進入日治時期

2019年4月17日



曾經被忽略的北門廣場周邊建築記憶拼圖,在「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復原完成後,
又多完整了一塊。走進新舊交替的北門周邊,這兒不是被西門町與台北車站的邊緣,
邊緣,才是真正的主角。

台北北門、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在太陽西下後,以一種極不顯眼的步調緩慢點亮夜空。
北門廣場自2017年完工後,曾有不少旅客停留。
會仔細觀賞這閩南清雅風格的人,多半是行家。
不急不徐,緩步走過曾被忙亂交通淹沒的北門。


2018年底,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也在移址後現身了。建於日治時期,為台灣唯一保留三井財閥
菱形商標的建築,被暱稱為「記憶倉庫」。屋內可以見到還保有三井標誌的圓拱型舊山牆,
修復過程中百分之70使用舊有磚塊。

旅客走進「記憶倉庫」,能夠帶上VR眼鏡,身歷其境搭乘火車,走入這個日治時期最大的
在台日本集團內部,體驗搬運稻米、樟腦、砂糖的感受,在周圍展示區,
尋找屬於北門廣場周邊曾有的風景。那是段完全不同的歲月,
這棟建築物以靜默之姿出現在北門廣場,安安靜靜點亮曾有的風華。


https://tw.news.yahoo.com/%E5%8C%97%E9%96%80%E6%96%B0%E6%99%AF%E9%BB%9E-%E8%A8%98%E6%86%B6%E5%80%89%E5%BA%AB-10%E5%88%86%E9%90%98vr%E9%80%B2%E5%85%A5%E6%97%A5%E6%B2%BB%E6%99%82%E6%9C%9F-085700557.html
0720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2(月) 00:34:57.98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2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2(月) 00:35:20.24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22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2(月) 20:26:44.16
基隆私有老宅「海之丘」 將再現風華

2019-04-21 23:56


文化部推動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基隆市核定2案,包括老仙洞人共同記憶「陳醫院」;
近期古名「跌死猴澳」上的「海之丘」陳姓屋主爭取恢復原貌,日後作為基隆藝廊空間。

基隆市文化局文資科長郭麗雅說,海之丘位在基隆中正路363號,坐落在跌死猴澳小山丘上,
屋主命名「海之丘」,庭院深深,相當神秘。「跌死猴澳」指猴子爬也可能跌死,象徵山丘很陡。

海之丘已通過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申請,總計畫經費976萬元,
文化部補助488萬元。

陳姓屋主初步調查建物建於1913年,日治時期的最後一任基隆市長丸岡道夫
、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基隆顏家成員顏滄溟曾經住過。日本流行歌手一青窕父親就出自顏家。

郭麗雅說,海之丘位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廊帶內,文化部非常重視,
它所在地點跌死猴澳是基隆港水泥化0.01%的意外,當地早年因經濟發展及戰略規畫,
都採水泥建築,海之丘卻是例外的木造房。

中正路正濱漁港和基隆港分界點的岩石是基隆港唯一保持原貌的地方,
旁邊就是基隆港務分公司東岸會議室,無敵海景被譽為基隆「白宮」,
但首次上海之丘會勘,眾人卻都被眼前海景迷住。

跌死猴澳目前僅住2戶,四周林相茂密,庭院深深,陳姓屋主購買海之丘已有一段時間,
但基隆潮濕,木造房子容易損壞,只因被鄰房撐住才沒垮掉,屋主希望以原屋風貌修復,
作為基隆藝術策展空間。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769150
0723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2(月) 20:27:03.62
8旬嬤編織藺草好手藝 辦展傳述古早輝煌年代

18:35 2019/04/22


苗栗縣苑裡鎮早期是藺草編織重鎮,也是台灣的「藺鄉」。藺草編織工藝流傳近300年,
在苑裡仍有許多長輩延續傳統手作藺草編織技藝,劉蔡腰就是其中之一,
為讓傳統技藝不失傳,87歲的阿嬤首次舉辦個展,呈現多年功夫,
展出的藺草編織作品精緻且豐富,更有濃厚世代風情。

家住苑裡得劉蔡腰生於日治時期1932年,因家境因素,7歲跟隨母親學習藺草編織,
無機會上學導致不識字,在編織圖案及字體上更加吃力,她全靠對編織的執著與毅力,
排除萬難靠創意編織,塑造獨特的創作風格。
長達80多年的編織歲月,她不斷創作,作品包含草帽、手提包、掛蓆等。

文觀局指出,藺草又稱蓆草、三角藺草、龍鬚草等,獨特的三角草莖與高達150公分的挺草,
相當適合編織,藺草散發出的特殊芳香更是一大特色,60年代是藺草工藝行業發展的最高峰,
隨著工業發展,加上與日本斷交的衝擊,藺草編藝品的銷售通路日益減少,
導致藺草的藝品產業逐漸沒落。

劉蔡腰肩負傳承藺草編織工藝的使命,在文觀局2樓山月軒舉辦
「阿嬤的藺草世界.劉蔡腰女士藺草編織展」,70多件作品傳述了古早苑裡藺草輝煌歲月,
「不重生男重生女」、「編織手藝高、人人搶著娶」的榮景,從析草、槌草、揉草、
噴草、編製、丈量等工法,感受阿嬤的率真與時代的感動。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422003323-260405
0724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2(月) 20:44:12.73
祈福辟邪 可愛安平劍獅公仔讓你好運連連

2019-04-22 12:06


「好可愛的劍獅公仔。」台南市安平區公所與市警四分局以推動防災概念為主軸,
結合安平劍獅闢邪祈福特色,辦理「劍獅黏土公仔同樂會」研習課程,
邀請文元國小教師張小鳳擔任講師,藉由手作劍獅黏土公仔學習才藝,
在手感拿捏慢活之間,鼓勵志工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未來還會再開辦。
「劍獅」是台南安平店屋和民宅特有避邪物,從明、清到日治時期,
安平家家戶戶的門簷或照壁上都安置有劍獅的圖騰掛飾。
劍獅的造型多樣,大都為ェ頭凸額、鬃毛歕張,額上多畫有八卦或王字的圖案,
圓張的大眼直瞪、裂嘴露牙咬著七星劍的形貌,展現威猛之勢。

安平區長ョ青說,據說獅子咬劍,有許多意涵,劍如由右至左為辟邪之意,
由左至右表示平安祈福;咬單劍是驅 邪,咬雙劍則鎮煞,
安平劍獅的趨吉避凶和鎮宅制煞功能,早以深植庶民內心。

這場「劍獅黏土公仔同樂會」研習課程,日前在安平區公所舉辦,有50人參加,
學員包括區公所和警分局志工、區公所員,大家都很開心在專業老師教導下,DIY可愛劍獅公仔。

張小鳳指導學員藉由手作劍獅黏土公仔學習有趣才藝,在手感拿捏慢活之間,
鼓勵學員發揮想像力,結合創造力,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美感,一起打造超療癒的劍獅防災公仔。

ョ青足說,劍獅公仔裝飾於辦公室、家中或隨身攜帶,擁有好心情,每天都好運;
以後如果有經費,還會再可以辦理劍獅公仔研習課程。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769791
0725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2(月) 21:09:11.65
140餘年保安宮有雙虎爺 將重修展現清代磚牆

2019-04-22 07:53


嘉義縣朴子市下灰磘四甲保安宮已有140餘年歷史,廟內有一對少見的站姿虎爺,
表情生動,廟體結構也少有變動,近年來朴子推動文化保存,廟方決定向嘉義縣政府申請
「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補助進行整修,也預定將廟牆後來補上的抿石子、
水泥等拆除,露出清代時的斗砌磚牆,讓民眾參訪時能更瞭解老廟宇的歷史。

下灰磘四甲保安宮位於朴子市中正路老街,朴子日新文化協會理事長陳俊哲說,
經考證日治時期資料及訪談,保安宮是由朴子四甲街下灰窯居民共同奉祀,
供奉「朱、林、金」3位王爺,內有信徒於清光緒戊子年(公元1888年)所贈的匾額,
上刻「神光顯耀」,而嘉義廳寺廟取調書記載還有光緒甲申年的案桌。

陳俊哲說,廟宇內彩繪是彩繪師陳長庚以手指按捺顏料所繪成,
而一般廟宇內的虎爺大多是一尊,而保安宮內則是一對大型站姿虎爺,較為少見,
廟體磚牆是清代的斗砌磚牆,以石灰做黏著劑。

保安宮廟體靠道路一側過去曾用許多水泥等補強,另一側則可見原有斗砌磚牆形式,
近年來文化保存意識提升,保安宮主委陳俊生等計畫整修,
要將過去添加的建材在不影響結構安全下拆除,讓清代舊有的廟體重現。


https://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66427
0726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3(火) 20:14:10.15
空總小檔案

2019-04-23


位於建國南路、仁愛路口的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簡稱C-LAB或空總),
前身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隸屬國防部的空軍總司令部成立後,
1949年遷移至此,2005年改為國防部空軍總司令部,2012年遷至北市中山區
大直忠勇營區後,2015年2月,行政院決議原區域保留,打造「TAF空總創新基地」。

2017年6月,主管機關從經濟部移交文化部,成立「文化實驗室」,
由「財團法人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組成營運團隊規畫執行,經文化部次長、
基金會董事長丁曉菁引薦經營團隊,並由ョ香伶擔任執行長、龔卓軍擔任副執行長,
營運團隊於2018年1月進駐。
2018年8月起正式命名為「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文化部表示,空總第一期發展整體計畫期程為107-108年,經費預算分別於107年編列
2億8296萬1千元、108年編列3億518萬2千元。以辦理空總全區綜合業務、物業管理、
基本行政維持及庶務,執行既有建築修繕、入口景觀整建工程及購置基礎設備等;
並由財團法人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辦理各項推廣活動、行銷宣傳、
實驗創新計畫及合作計畫等相關事宜。

對於軟體經費的使用,文化部表示,Creators徵件計畫107年始辦,
共補助13組創作者及創作團隊進駐。
此外,空總也於去年開啟法國、荷蘭、西班牙等文化科技、實驗室交流計畫;
另有科技藝術計畫,提供專業諮詢及輔導,已徵選7組涵蓋科技藝術、流行文化、
表演藝術領域的科技藝術實驗團隊,以C-LAB科藝實驗空間進行實驗創作與排練,
將於10月辦理聯合呈現。
實驗建築計畫結合台灣和來自馬來西亞、英國、荷蘭、法國等國成員,
開展2場提案式工作坊以及3場國際講座,共同想像C-LAB與城市之間的可能性。

文化部另也辦理「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藉由大型跨領域藝術展覽計畫,
思考舊空軍總司令部轉化為文化場域各種可能,開展當代的實驗動能及創新視野。


https://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283346
0727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3(火) 20:25:04.01
不忘南京大屠殺
0728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3(火) 20:25:39.90
阿里山林鐵登山起點 最早營運的「竹崎車站」

2019-04-23 08:54


海拔127公尺,距離嘉義14.2公里,是山地線與平地線的分界站,也是阿里山鐵路最早營運的車站。
早在全線通車前就已開始行駛客貨運列車,後期還曾有糖業鐵道進入竹崎載運甘蔗,
可說間接造就了竹崎車站周遭的繁盛。

由於本站是阿里山林鐵的登山起點,地位非常重要,伐木時期下山的運木列車都在此站重新編列,
因此站內共設有八線股道(現剩七股),供停放各種車輛使用。
也因此還設有秤重的地磅站以及檢驗車輛的維修溝、驗車室的設施。

早期在車站的對面還設有一個貯木池,供運下山的木材暫放。
另外,通車初期火車頭會在竹崎站轉換方向,所以設立了一個阿里山鐵路唯二的三角線,
讓火車頭可以在此進行180度的轉向,而且竹崎的三角線規模較大,可進行整列火車的轉向。

不過後來意外頻繁,在1920年後採取火車頭永遠朝嘉義方向的方式行駛,
三角線的功能性才逐漸沒落。
而竹崎站也曾設有蒸汽火車的車庫及加煤台,是為了供跑山地線的28噸級蒸汽火車在此作整備,
讓上下山的火車頭加水加煤後再出發。

另外竹崎車站本身為日式木造建築,始建於1907年或更早年代,直到民國後1953年的一場颱風,
讓原本年久腐朽失修的站體更加損壞嚴重,因而進行整個重建。雖是原址重建,
但大部份還是都延續了日治時期的樣式。

目前車站本身己列為古蹟,是目前阿里山鐵路中四座木造車站之一。
也是台灣少數營運中的檜木車站,而古樸的外觀與特殊的造形,
也使得竹崎車站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深訪。


https://udn.com/news/story/7153/3756962
0729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3(火) 20:49:14.95
台灣回憶探險團》從臺灣迷信史 看2019「媽祖託夢潮」

綜觀臺灣史裝神弄鬼號召群眾支持的手法,其實屢見不鮮。
臺灣人民何時才能理解,自己的命運該自己務實的負責、面對?
而非把希望都寄託給神明、甚至被捧出來的「神」去決定。

2019-04-23 11:23


綜觀臺灣史裝神弄鬼號召群眾支持的手法,其實屢見不鮮。早期臺灣移民族群複雜,
動輒以神明為名義分類械鬥,到大型民變如林爽文事件南路軍號稱可施法讓群眾刀槍不入的
「下淡水番婦」金娘、戴潮春事件中偽造符應「天人感應」加強自身正當性的戴潮春。

到了日本時代也不能免俗,噍吧哖事件中余清芳以「五福王爺神諭」 要他擔任「征伐天下大元帥」
號召群眾,宣稱自己有「山中寶劍」一出鞘可飛劍斬殺日本人及叛徒還會刮風下起砒霜雨,
甚至還以老鼠會規則賣起可治百病防身的「靈符」分層分紅。
信以為真的群眾紛紛加入響應,起事襲擊日本官廳,真相揭曉後的下場自然是慘不忍睹,
最後含被法院判死刑及密裁的死亡者據學者依戶籍記錄考證可能達上千人之譜。


而到了2019年的今日,臺灣依然還在以媽祖託夢、媽祖要求堅持下去之類的理由號召群眾支持。
人民何時才能理解,自己的命運該自己務實的負責、面對?
而非把希望都寄託給神明、甚至被捧出來的「神」去決定。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767602
0730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3(火) 21:01:18.34
在日本神社喝咖啡!「昭和J18」隱身嘉義公園裡的文創新景點

2019-04-23


前身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昭和十八J18以日式建築美學為底蘊,館內融合展覽、
文創商品展售、咖啡甜點輕食、小書房、和服體驗等,是個讓民眾體驗歷史與人文的好去處!

隱身嘉義公園內的「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是日治時期嘉義神社附屬的齋館及社務所,
創建於西元1943年(昭和18年),齋館本是神職人員前往神社祭祀前齋戒和準備的場所,
社務所則為神社的行政管理辦公處。今年初以「歷史文化現場再造」為宗旨,
導入「昭和十八J18」文創品牌經營,結合日式文化體驗、美食串聯周遭景點,
成為跨領域的古蹟文創基地。

來此可換上日式和服拍美照,入口祈福牆掛上手寫掛牌,前庭可以日式老建築為景,
襯著藍天白雲、草皮與老樹拍出異國風情,沿木棧道到後院,
還有宛如白珍珠落小丘的藝術裝置;屋內濃濃檜木香貫穿整個空間,
藝文展覽區規劃各式展覽,讓民眾藉影像、文獻、實體文物展示等,一窺資料館的歷史,
另還有文創商品販售及不定期市集活動等。

東側館舍整修成「昭和J18」餐廳,提供輕食、咖啡和甜點等,靠窗座位以木椅
和榻榻米交錯設計,可透過窗櫺賞景,天花板保留格狀結構,櫃台旁書法
「有情有義 借錢免寫字」展現嘉義人豪邁氣勢,搭配植栽和燭光點綴出另類風情。
餐點採用台南後壁菁寮無米樂、雲林嘉明鮮奶、台農57號黃金地瓜等,
嚴選食材並標產地讓民眾安心食用。


https://playing.ltn.com.tw/article/12296/1
073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3(火) 21:13:03.69
文博會到空總釣蝦 體驗多元混種文化

2019/04/23 18:11


2019台灣文博會明天登場,展區之一的空總以「文化大學堂」為概念,設置「混水釣蝦場」,
民眾可在展場內釣蝦、烤蝦,還可聽演講、聽音樂、看展,感受台灣文化的多元混合。

2019台灣文博會明天登場,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今年首次參與台灣文博會,
從首都文化雙軸線的地理位置,響應一年一屆的產業盛會。

有別於華山、松菸與花博等展區,空總以「文化大學堂」概念,結合「混水釣蝦場」主題,
帶領民眾重溫曾風靡全台的釣蝦場文化,與跨領域創意工作者共同展開饒富思辨討論,
探索出台灣文化的下一個匯流之處。

策展人草字頭創辦人黃偉倫表示,日治時期開始有釣魚文化,之後養殖業興盛,
養殖業者逐漸發展出養蝦、釣蝦的文化,日後也成為台灣庶民生活的一部分。

這次藉由「混水釣蝦場」,不僅把空總內的羽球館,翻轉成兼具講座與演出舞台的
開放式場域,民眾在展覽期間不僅可到空總釣蝦、烤蝦,連續10天共準備7500尾泰國蝦,
每天開放民眾領號碼牌預約釣蝦,並了解當前蝦殼幾丁質回收的生態環境議題。

展場內也邀請跨科學、社會、經濟、人類、藝術、設計等領域專業人士,
展開無邊際的當代文化對談。
靜態展覽展示歐、美、台的設計師與生物藝術家作品,其中有首次來台的北歐古法回收
廢棄魚皮所製成的「RE-SEA ME椅凳」、運用歐洲廢棄牛肚轉化成時尚產業皮革原料的
荷蘭Ventri計畫,與法國「蠶繭」結合蜂膠的系列傢俱等,實際呈現國際間循環經濟的
創新技術與實驗。

此外,在空總另一個空間中正堂,同步推出「今日痛快」特展,重新打造成集結身體、
運動、影像、聲光的公眾感官練習場,民眾可近距離直擊劇團、舞團排練實況,
並開放部分場次,供外界律動社團申請,邀請民眾入場一起舞動。

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混水釣蝦場」「今日痛快」特展,搭配2019台灣文博會,
明天起至5月5日舉行。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4230248.aspx
0732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4(水) 00:25:52.35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33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4(水) 00:26:17.05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36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4(水) 20:12:37.82
2019年04月23日

花蓮第二選區市民代表三號候選人張東耀行銷五個里。


記者田コ財/報導 花蓮第二選區市民代表三號候選人張東耀說,花蓮就是一個適合慢活
或是想悠哉地放鬆的旅行地,不僅擁有好山好水,也是繁華都市外保留著最原始的美麗鄉鎮,
民五里內有著豐富的人文風情、宗教文化、美食小吃及傳統古蹟,周休二日不知道該去哪,
可選擇到「民五里」放慢步調,來一場慢活輕旅行。
花蓮市「民五里」就是民主里、民有里、民權里、民族里和民生里共五個里,也就是第二選區。
張東耀說,花蓮第二選區「民五里」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提供了不一樣的花蓮景點路線,
適合微旅行漫活一日遊。 位於花蓮市菁華地段的古蹟「將軍府」,
是早期日治時代遺留的日式宿舍建築之一,時常舉辦導覽與藝文活動,揄チ對花蓮發展史的認識,
也是拍攝婚紗照的熱門景點之一;北濱的天公廟旁,有著3D彩繪的鯉魚階梯,
四條金色紅色的錦鯉,象徵著力爭上游,旁邊的牆面,也有著許多彩繪水中生物,
不用出海都能賞鯨,賞完繽紛的彩繪牆往下走一些,就可到天公廟,和天公爺爺許個願望,
心誠則靈;天公廟附近也有個東淨寺和土地公廟,皆可去上個香,祈求平安順利。

來到花蓮,不能錯過的看海景點,北濱除了可以沿著步道漫步、騎單車以外,還有好拍的3D地景、
裝置藝術和可以玩排球、玩沙的小沙灘,最重要得當然是欣賞東海岸海景了,
北濱沿岸也有許多特色民宿,都可感受那份舒服、自在悠闢I花蓮市區。

沿著美崙溪騎自行車,一定會被紅色圓弧狀的菁華橋吸引,菁華橋在日治時期,
是當時政經文教的聚點,也是花蓮現今著名的地標,它守護著美崙溪口,守護著花蓮人的幸福。
鐵道文化館,裡面展示了很多鐵路局過去的歷史文物,也有大樹蔭可以乘涼,是鐵道迷的最愛。
晚上可到名產街選購花蓮的特色名產,花蓮的名產有著令人著迷的滋味,就這樣結束了一整天的行程。

張東耀表示,花蓮還有很多景點,適合一日遊也十分適合Long stay,民五里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他承諾,若是順利當選市民代表,一定爭取知名藝人來代言民五里,舉辦各類藝文活動,
串連起觀光景點及民宿、名產業者,推出一系列的一日遊活動,把民五里推銷出去。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realtimenewsContent/0000005818
0737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4(水) 20:23:45.96
斥資8千萬 高雄六龜車站轉型說故事

2019-04-23 23:00


高雄客運六龜車站距今90年歷史,前身是「池田屋」旅舍,陪伴六龜學子與旅人超過一甲子;
木造車站因腐蝕嚴重,早已搖搖欲墜,所幸今年納入「六龜之心」營造計畫,
近日車站圍起施工圍籬,日後將轉型成為六龜故事館,以全新風貌走向下一世紀。

高市客委會調查,早年六龜林業興盛,西元1929年日治時期,
日本人池田兵太郎在六龜興建「池田屋」旅舍,負責接待日本人、軍隊駐防或日警。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池田屋」由六龜農會接管,曾出租民間經營酒家,
後由高雄客運公司購入,多年來一直是轉運車站。

六龜車站是木造結構,採用高級檜木,因年久失修緣故,部分房舍天花板崩落、
梁柱腐蝕嚴重,損壞程度達五成,近年靠鋼柱從屋外支撐。
前瞻基礎建設推動「城鎮之心工程計畫」,去年六龜區公所提報的「六龜之心」
順利入選,總共獲得8千萬經費,以洪稛源商號與六龜車站為重心,
兩棟建物皆可無償使用10年。

六龜區長楊孝治指出,六龜老街區以民治路、華南街為主軸,天滿宮、雅儞鄉長紀念碑、
防空洞、「蝴蝶王」陳文龍故居,以及六龜育幼院創辦人楊煦成立的浸信會都在附近,
希望建構一條結合歷史人文的廊帶來帶動觀光發展。

楊孝治說,六龜車站會復舊如舊,預計明年底完工,改造後將成為六龜故事館
及旅遊資訊中心,居民希望車站同時保有運輸功能,方便外地旅客與在地居民,
會再跟相關單位討論。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773270
0739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4(水) 21:20:29.90
文博會到空總釣蝦 體驗多元混種文化

2019/04/23 18:26


2019台灣文博會明天登場,展區之一的空總以「文化大學堂」為概念,設置「混水釣蝦場」,
民眾可在展場內釣蝦、烤蝦,還可聽演講、聽音樂、看展,感受台灣文化的多元混合。

2019台灣文博會明天登場,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今年首次參與台灣文博會,
從首都文化雙軸線的地理位置,響應一年一屆的產業盛會。

有別於華山、松菸與花博等展區,空總以「文化大學堂」概念,結合「混水釣蝦場」主題,
帶領民眾重溫曾風靡全台的釣蝦場文化,與跨領域創意工作者共同展開饒富思辨討論,
探索出台灣文化的下一個匯流之處。

策展人草字頭創辦人黃偉倫表示,日治時期開始有釣魚文化,之後養殖業興盛,
養殖業者逐漸發展出養蝦、釣蝦的文化,日後也成為台灣庶民生活的一部分。

這次藉由「混水釣蝦場」,不僅把空總內的羽球館,翻轉成兼具講座與演出舞台的
開放式場域,民眾在展覽期間不僅可到空總釣蝦、烤蝦,連續10天共準備7500尾泰國蝦,
每天開放民眾領號碼牌預約釣蝦,並了解當前蝦殼幾丁質回收的生態環境議題。

展場內也邀請跨科學、社會、經濟、人類、藝術、設計等領域專業人士,

展開無邊際的當代文化對談。靜態展覽展示歐、美、台的設計師與生物藝術家作品,
其中有首次來台的北歐古法回收廢棄魚皮所製成的「RE-SEA ME椅凳」、
運用歐洲廢棄牛肚轉化成時尚產業皮革原料的荷蘭Ventri計畫,與法國「蠶繭」
結合蜂膠的系列傢俱等,實際呈現國際間循環經濟的創新技術與實驗。

此外,在空總另一個空間中正堂,同步推出「今日痛快」特展,重新打造成集結身體、
運動、影像、聲光的公眾感官練習場,民眾可近距離直擊劇團、舞團排練實況,
並開放部分場次,供外界律動社團申請,邀請民眾入場一起舞動。

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混水釣蝦場」「今日痛快」特展,搭配2019台灣文博會,
明天起至5月5日舉行。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4230248.aspx
0740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01:31:39.54
>>1
 


  
 


 

レイシスト 中国バカウヨ(´・ω・`)
074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01:32:19.88
>>1
 


  
 


 

レイシスト 中国バカウヨ(´・ω・`)
0742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01:33:00.43
>>1
 


  
 


 

レイシスト 中国バカウヨ(´・ω・`)
0743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01:33:29.59
>>1
 


  
 


 

レイシスト 中国バカウヨ(´・ω・`)
0745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20:37:39.24
成大:古蹟建築應導入性能式防火設計

2019/04/25 14:21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引發全球關注,投入古蹟歷史建築防火研究的國立成功大學團隊今天表示,
古蹟建築暴露在更高的災害風險中,應導入性能式防火設計,且強化管理人災害應變。

成大建築學系及土木工程學系研究團隊長年投入古蹟歷史建築防火研究,
公元2012年起以台灣日治時期的21棟日式木構造建築為研究對象,分析木構造的可燃物種類、
數量及分布情形,進行可燃物熱性質分析實驗,作為建立火災潛勢預估模擬重要參數。

研究團隊成員、成大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童淑芬表示,基於防災,
古蹟建築修復工程計畫應導入性能式防火設計,且強化管理人災害應變及防範演練。

研究團隊成員曾俊達表示,早期建築物用途及形式較單純,各國在執行方法及經驗累積考量下,
多採用強制性規格式法規,以符合建築使用需求及主管機關查核。

他說,性能式防火設計是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多元選擇方式,
應用各種預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與方案設計。

成大團隊研究已發表於國際研討會,且於2018年、2019年先後發表於國際古蹟建築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4250103.aspx
0746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20:37:54.33
〈北部〉林田山媽祖遶境 週六登場

2019-04-25


日治時期開始經營的林田山林場,隨著伐木業停止、年輕人口到都市打拚,社區只剩下卅幾戶,
林田山信仰中心福安宮的媽祖遶境活動也中斷多年,去年起林田山社區重啟媽祖遶境活動,
今年邁入第二年,將在本週六舉辦,當天也將有林田山二、三代子弟「回娘家」!

林田山舊名森坂,從日治時代末期開始伐木,戰後伐木轉由台灣紙業、中興紙業經營,
森林鐵道及索道甚至還可以直通七彩湖。
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表示,伐木是高風險的工作,從伐木、集材、運輸,
只要一不小心都可能發生危險事故,因此居民篤信媽祖信仰,大家出錢出力,
每年媽祖聖誕都會舉辦迎媽祖活動,迎媽祖那一天村子家家戶戶都會擺出香案祭拜,
是記憶中美好的畫面。

里長謝玉珍說,早年林田山人口二千多人,村內的福安宮在八十二年落成後,
從雲林迎媽祖公俸,每年都是五一勞動節,林場連放三天假來舉辦迎媽祖。
四十年前停駛砍伐原始林,產業蕭條讓年輕人都搬走,留守在社區的老人家年事已高、
人丁少的狀況下,導致遶境停辦多年,去年首度重新辦理迎媽祖活動,
很感謝林務局花蓮林管處支持贊助,不但讓年輕人認識社區歷史,也找回昔日山城風采。

她說,當天上午九點起歡迎遊客、民眾一起鬥熱鬧,將從福安宮起轎後,
遶境路線沿著森榮國小、中山堂後方、康樂新村、場長宿舍、堺溯c道旁、
中山堂前方、工作站、生活館大廣場、園區大門,「跟著遶境隊伍就能把林田山逛一圈」。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83917
0748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23:27:31.97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49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23:27:56.22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50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23:28:39.80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5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5(木) 23:29:00.89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52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6(金) 20:59:35.73
台灣油杉可大量育苗 農委會不再指定為珍貴稀有植物

2019-04-26 13:36


農委會今天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廢止台灣油杉為「自然紀念物−珍貴稀有植物」之指定。
除了依法劃設的自然保護(留)區等受保護區域,以及依據「森林法」或其他法規公告保護的
植株外,未來台灣油杉在園藝或學術上的培植、栽種,採集利用、標本交換等行為,
均不再受文資法的嚴格管制。

林務局表示,廢止指定並非台灣油杉已不受保護,而是因自然保護(留)區已具足夠的
種源保護效力,加上園藝技術進步,開放人工栽植,可減輕野外族群的盜採壓力。

林務局表示,早年台灣油杉分布區域狹小、數量稀少、種子發芽率低、小苗成長不易,
需藉嚴格法規加以保護。農委會在77年8月22日會銜經濟部,依據「文資法」
公告指定台灣油杉為珍貴稀有植物,其所有個體皆禁止採摘、砍伐、挖掘或以其他方式傷害,
而枝葉、花、果實等標本的採集、交換,也都受到嚴格管制。

林務局表示,台灣油杉樹形優美、能適應平地氣候,自日治時期以來即已常作為園藝使用,
頗具經濟價值。
近年經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積極研究,已突破台灣油杉栽培技術瓶頸,可提高發芽率、
大量育苗供園藝栽植,揄チ在受保護區域以外的族群量。

台灣油杉廢止指定後,我國仍有台灣穗花杉、南湖柳葉菜、台灣水青岡及清水圓柏4種列名文資法的
珍貴稀有植物。
同時也修正台灣穗花杉及清水圓柏的說明內容,將台灣穗花杉之科名修正為紅豆杉科、
清水圓柏之變種名修正為taiwanensis,與台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TaiBIF)內容一致。

林務局表示,廢止指定珍貴稀有植物並非代表台灣油杉不再受到保護,
而是基於野生族群已獲得良好的棲地保護,苗木培育技術也有重大突破,
解除嚴格限制反而可推廣栽植確保其存續。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778593
0753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6(金) 21:11:45.88
台中州廳升格為國定古蹟 文資局頒授證書

2019/04/26 16:46

台中州廳升格為國定古蹟,今天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頒授證書,
代表接受的台中市文化局長張大春表示,7月起將展開局部修復工程,
預定110年底完成修繕。

台中市繼霧峰林家花園、台中火車站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後,文化部25日再決議通過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台中州廳等兩處為國定古蹟,今天並由施國隆在台中州廳大門口
代表頒贈國定古蹟指定證書,由張大春代表受贈。

施國隆表示,台中州廳的歷史脈絡價值非常珍貴,希望台中市政府能儘速修復州廳,
以凸顯國定古蹟的價值,並予以活化,總預算約新台幣3億元,文化部補助6成,
因為目前州廳還有台中市環保局與都市發展局仍在辦公,還未搬遷,而未啟動修繕工程,
原定109年修復完成,希望市府能先發包才能保留預算。

張大春指出,台中州廳是日治時期5大州廳之一,與台北州廳(今監察院)、
台南州廳(今台灣文學館)同屬森山松之助的作品,同時具備了新古典主義、
第二帝國風格及街角形配置的共同特殊性,為日治州廳類型典範之一。

張大春表示,台中州廳左右角樓以三角形山牆作收,並以山牆、柱頭、線角、
女兒牆等豐富立面裝飾;主棟結構為木屋架、RC樓板的磚造建築,
後側會議廳棟(中山廳及兵役局棟)則為鋼屋架與加強磚造建築,
由當時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營繕課主責,自西元1913年至1934年分階段興建完成。

台中州廳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後,張大春指出,周邊將打造為亮點,吸引更多遊客到台中市來,
未來會繼續努力推動讓更多古蹟及歷史建築升格為國定古蹟。
台中州廳修復工程已經發包,將於7到9月間先展開部分修繕工程,
明年3月起廳舍陸續搬遷完成後就可展開主體建物的修繕,預定110年底完成修復。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4260186.aspx
0754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6(金) 21:12:09.80
22億新中正橋工程 預定2023年完工

2019-04-26 13:05


連接雙北的交通樞紐之一中正橋,歷經4度流標後於今年1月22日決標。
新工處表示,開工日期落在5月6日,工程將分為四階段,耗時1440天,
預定2023年4月完工。

中正橋前身為日治時期建造的「川端橋」,因耐震、防洪能力不足,決定拆除改建。
整起工程將興建跨海新橋,拆除中正橋與重慶南路高架橋,並保留川端橋部分再利用。

工程會先在維持原有車道及動線情況下,拆除自強市場與活動中心,施作改道交維便橋。
明年春節期間拆除重慶南路高架橋,工時約6天。
整建重慶南路期間維持雙向各3車道通行。
後期先開放往新北車輛行駛新主橋,最終階段再開放南北兩線通車。

新工處表示,5月6日開工典禮後即動工,預定2023年4月14日完工,
金額為22億1790萬,由春原營造承攬。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71295
0755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6(金) 21:22:32.31
路思義教堂、台中州廳入列 國定古蹟搦105處


2019-04-25 22:21


文化部今(25)日公告,台中市「路思義教堂」及「台中州廳」從直轄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
我國國定古蹟總數揄チ至105處。文化部長鄭麗君感謝東海大學、臺中市政府長期以來投入
文化教育及維護古蹟的付出。

美國路思義家族捐款興建的「路思義教堂」1963年落成,其與基督教會透過創校興學、
宣揚宗教思想的時代背景相關,也見證了台灣歷經的美援時期以及二戰後冷戰對抗的歷程,
對台灣的宗教史、政治史、教育史均具有重要意義。教堂設計者之一的貝聿銘是第一位獲得
普立茲克獎殊榮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路思義教堂為貝聿銘在亞洲的第一個作品。

文化部表示,路思義教堂當年大膽的建築造型與結構設計,
將宗教精神賦予形象化卻落實到實體現實中,是一座極具原創性與開創性的建築作品。
路思義教堂的設計,在結構、穩定性、內部使用和外觀等因素的多重考量下,
確立為四片分離、亦牆亦屋頂的鋼筋混凝土雙曲線結構,
每片曲面在與地面及頂端相接部份則為直線,外表形成圓錐雙曲內面支撐以菱形格子梁系統,
結構合理堪稱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之典範,使之成為台灣現代建築先驅。

台中州廳則是探究台中市都市發展歷史變遷的重要依據,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

台中州廳與台北州廳、台南州廳為當時日治時期的一等廳舍,屬於日治時期總督府
土木局營繕課所主導的「永久性廳舍」營造工程,均由森山松之助
於1912年(大正元年)間設計完成。
建築工程自1912年動工,迄1934(昭和9年)始奠定現今規模。

二戰期間台中州廳未遭破壞,除北側附屬廳舍改建外,其餘廳舍均採原樣修復,
各階段營建成果得以原貌保存,現因其重要性及保存完整,
成為日治初期參採西方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近代之建築典範。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777608
0756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6(金) 21:22:50.50
〈北部〉《桃園》歷史建築大平紅橋龜裂 近期局部維修

2019-04-26


龍潭區大平紅橋為桃園市歷史建築,因年久失修加上連日降雨,近日被發現橋身與基座出現龜裂,
地方憂心影響建物結構安全,籲請政府儘速僱工修復;市府文化局表示,
經派員會勘後初判無立即性危險,遊客仍可通行,去年已向文化部爭取九百萬元經費補助,
待核定後即可全面整修,近期會先就局部輕微破損處維修。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魏淑真說,大平紅橋於二○○三年列為歷史建築,管理單位為龍潭區公所,
施作任何工程或養護前,須經文化資產委員會審核,不會貿然破壞古物風貌;
文化設施科長沈建忠說,昨天已緊急派員現勘,經查古橋沒有立即性危險,
去年已向中央爭取經費補助修繕,待核定後就可全面維修,近期會請專業工匠針對局部
磚瓦破損處修復,並會以符合當初建築材質的工法施作。

建於日治時期(一九二三年)的大平紅橋原名大坪橋,當年是為改善大平、三坑村民涉溪之便,
由地方鄉紳發起興建,橋體以紅磚堆砌而成,有五個半圓橋拱,當時因無水泥,
於是採用石灰膏摻以稀糯米來固定磚塊,老一輩人又稱作「紅糯米橋」。

龍潭區公所指出,近日因陣雨頻繁,可能是水位上漲,反覆沖蝕基座及橋墩,
加上常有遊客通行,橋身才會出現龜裂;市議員徐玉樹說,大平紅橋是地方重要觀光景點,
但多年來都未執行大規模修繕,先前有漂流木、廢棄木棧板從上游沖下撞上橋柱,
建議相關單位設立防護措施,預防古橋再受傷害。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84132
0758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7(土) 00:39:11.06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59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7(土) 00:41:27.57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60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7(土) 20:19:17.63
《翻爆旺校園》依山傍海美呆了 「台灣南極國小」在墾丁 
11:51 2019/04/27



墾丁國小鵝鑾鼻分校雖僅是30人的小學校,但是「台灣南極國小」的別名卻是撼動不少人,
不僅依山傍海的地理環境與生態美景吸引遊客駐足,教育從「南」也從「難」開始的信念
更是留住不少教育英才,多數老師一待就是1、20年,他們不是在地人,卻比誰都愛這塊土地。

位於新北石碇小格頭社區的雲海國小,位居北宜公路最高處海拔525公尺,原名格頭國民學校,
前總統蔣經國視察時,認為名稱不宜,以當時學校雲霧繚繞加上風景秀麗,
指示更名為雲海國民學校,後實施義務教育後,成為現今雲海國小。

笨港國小在桃園西南端的新屋區內,位於台15線西濱公路56.5公里處,
舊時因有港口而漁業名盛一時,如今民眾多以農業為重,笨港客庄90%為客家人,
是傳統的客庄聚落,緊鄰台灣海峽,農產漁獲豐富,又因鄰近笨港灣,
是桃園市最有特色的客家漁村小學。

台中市太平區車籠埔國小創校至今約19年,提及「車籠埔」3字,很有「地方味」,
相傳日治時期當地製糖埔36位工人遭原住民攻擊,因死亡人數眾多,當地命名
「車人埔」後演變為「車籠埔」,繼承其名的車籠埔國小,開放式教育堪稱當地指標性學校。

全台有8所以「光復」為名的國小,其中位於台南七股的光復國小,原先是鹽場鹽工子弟就讀的學校,
隨著鹽田廢曬,從原先1個年級50人以上變成全校不到30人的小校,
但近年結合周邊自然環境發展生態教學,也是台南4所實驗小學之一,
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團體參加該校的遊學課程,可以說是「天然的尚好」。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427001319-260405
0761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7(土) 20:19:30.06
北門國小120歲師生藝術創作、歷史迴廊展慶生日

15:08  2019/04/27


新竹市北門國小今年高齡120歲了,校方27日辦理120周年校慶,包括飛影舞蹈工作坊
與學生接續表演,讓活動現場熱鬧非凡,此次北門國小以「藝啟120北門藝鹿風」為主題,
另結合北門時光迴廊與學生藝術創作特展,希望讓民眾見證教育百年樹人的足跡。

北門國小校長ョ雲鵬表示,北門國小120年來育才無數,學校本身就見證了地方的歷史發展,
日本電視台節目「解鎖任務」更在去年安排頂級鎖匠打開塵封於校長室內的保險櫃,
讓塵封許久的學校大事紀、學籍簿、畢業紀念冊等校史文物重現,並藉由此次校慶活動展出,
讓大家見證北門國小教育的珍貴資產。

ョ雲鵬說,北門120年的校史,有ョ百年來所有老師的耕耘、家長的認真負責、
校友們出錢出力、社區同心協力,並在歷任校長用心辦學帶領之下才有今日的北門,
期許未來與全體老師和家長持續攜手合作,再創北門榮耀。

副市長沈慧虹表示,北門國小日治時期創校之初為樹林頭公學校,120年的歷各讓校內的
歷史文物成為珍寶,更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資產,期盼透過120周年的校慶,讓孩子走在歷史的足跡,
學會感恩,除發揮學生創意外並能培養宏觀的視野及創新發展的能力,讓學生能勇敢面對未來的任何挑戰。

為了提升竹市孩子的教育環境,市府持續推動「新校園運動」,整建老舊校舍、翻新校園建築,
其中歷史悠久的北門國小校內多棟舊校舍別具文化意義,此次也辦理時光迴廊特展,
展出北門國小教育的珍貴資產。

展出內容包括沿革誌、教學日誌、歷屆學籍表、畢業紀念冊等原件展示、老照片回顧、
百廿迴聲校歌及30年校慶祝歌、藝鹿風及開鑼活動影片放映等主題展覽,
期望能提升學生對學校歷史文化核心內涵的認同,培養孩子對珍貴歷史的探究與理解能力,
也讓畢業的老校友們,重溫學校的百年風采。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427001744-260405
0762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7(土) 20:20:00.25
〈中部〉《台中》路思義教堂、台中州廳 升格國定古蹟

2019-04-27


文化部昨日公告,台中市「路思義教堂」及「台中州廳」,從直轄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
我國國定古蹟總數揄チ至一○五處,台中市也搦且l處;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親赴東海大學、
台中市府,頒發國定古蹟指定證書。

路思義教堂 具現代建築的典範性
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於一九六三年落成,見證台灣歷經美援及二戰後冷戰對抗時期,
對台灣的宗教史、政治史、教育史均具有重要意義,其在空間體驗、結構系統、材質美感,
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建築美學及設計思維,具備現代建築的典範性和價值。

施國隆表示,教堂設計者之一貝聿銘、實際執行的陳其ェ建築師及前期參與者張肇康,
對古典形制的活用、對新興結構的探索,以及對傳統精神的表現,達到最高境界;
結構工程師鳳後三精確的結構計算與大膽的技術實驗,更是支撐路思義教堂設計實踐的重要功臣。

施國隆也說,路思義教堂從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僅一年半,
是目前為止最快由直轄市定升格為國定古蹟之案例,東海大學也成為全國校園中有國定古蹟的
三所學校之一,另兩所包括理學堂大書院的真理大學、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營舍的成功大學。

台中州廳 具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
台中州廳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台中州廳與台北州廳、台南州廳為日治時期的一等廳舍,
屬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所主導的永久性廳舍營造工程,一九一二年(大正元年)間設計完成,
因其重要性及保存完整,成為日治初期參採西方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近代的建築典範。

台中市國定古蹟原有台中火車站、霧峰林家,現在再新撕_處。
施國隆表示,台中市的歷史建築數量龐大,相對國定古蹟的比例較低,
未來台中市還有古蹟升格國定古蹟的機會,接下來也會持續調查國內還有哪些現代建築具有保存價值,
台中州廳現為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台中文化城中城歷史空間再造計畫」,將全力協助未來再利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蹟聚落組組長張祐創指出,直轄市與縣市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
可由當地縣市申請提報,由文化部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審核,
除須具備古蹟資格且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各類型的典範,要升格並不容易。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84342
0764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7(土) 20:30:03.61
最累的媽祖繞境 金瓜石千階梯迎媽祖

16:15 2019/04/27

今(27)日是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除了大家熟悉的白沙屯媽祖、
大甲媽祖和北港媽祖遶境等大型活動,新北市山區的金瓜石媽祖也不落人後,
由在地信仰中心勸濟堂發起,舉辦隆重虔敬的遶境之旅。
雖然今日天氣微雨,但因為恰巧是周末,吸引不少從外地慕名而來的香客及攝影好手,
也有許多父母帶著小孩一同參與,特別熱鬧。

擁有百年歷史的金瓜石迎媽祖,是在地人最熟悉,也是參與度最高的民俗慶典之一,
它的起源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由日本人舉辦的「山神祭」慶典,與台灣人舉辦的
「迎媽祖」,選在同一天舉行,頗有希望透過互助合作、共同營造節慶氛圍,
來促進族群和諧的美意。

隨著日本殖民統治結束,山神祭早已消失湮沒,但「迎媽祖」卻成為在地不變的傳統,
一直流傳至今,居民們奮力扛著神轎在蜿蜒的山徑裡遶境,甚至穿越文化資產點,
也成為現今許多攝影好手喜歡捕捉的畫面。

新北市文化局主任秘書翁玉琴表示,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身為社區好鄰居,
不僅邀請民俗陣頭參與演出,更有不少黃金博物館館員、志工及服務人員,
主動參與步行遶境及「稜轎腳」的祈福儀式,與在地居民及來自各地的信眾們,
一同祈求保佑大家、以及參訪遊客順利平安。

翁玉琴說,除了在地的熟面孔,今年的金瓜石迎媽祖也一如往常將吸引許多外出工作
或遷居外地的鄉民,參與這場年度盛事,遶境後大家齊聚一堂、
享用在地媽媽們用心料理的拿手好菜,享受美食之餘,還感受到濃濃的在地人情味。

此外,翁玉琴指出,地方創生是新北市推動的重要政策之一,
希望透過像金瓜石百年的媽祖遶境這樣充滿溫度的地方盛典,吸引年輕人返鄉,
達到文化的傳承。
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明年農曆3月「迓媽祖」熱潮,可以安排來金瓜石體驗在山城的媽祖遶境。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427001917-260405
0765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7(土) 20:30:23.91
買屋撿到寶 百張舊文件見證歷史

2019-04-27


買屋撿到寶!嘉義縣消防局雙福分隊員李驊恩月初整理購置的中古屋,發現前屋主遺棄生鏽的
兩個保險箱,內有上百張文件,包括日治昭和時代印有台灣總督府字樣的國小畢業證書、
國民政府治台初期國小教師月薪單等;古物收藏家高基榮認為,這批文件見證嘉義市從台南州、
嘉義縣政府以來的歷史,很具文史價值。

最老文件近80年 具文史價值
李驊恩表示,因為不知道保險箱密碼,使用工具將門破壞、拆除,清查裡面的東西,
發現年代最早的是日本昭和十五年(西元一九四○年)台灣台南州玉川公學校(即今嘉市崇文國小)的
卒業證書,及昭和二十一年台灣總督府彰化青年師範學校(即今彰化師範大學)講習科修了證書,
至國府治台後,一九四六年崇文國小、一九四九年嘉義女子中學的畢業證書。

還有一疊一九四六到一九五六年,水上、頂六、香林等國小所發的教師月薪單,
顯示教師月薪從九十元逐年調升到二百二十元的變遷,讓李驊恩驚呼這樣的薪水要養活一家,
「好難想像」;保險箱裡還找出前嘉義市第二信用合作社股票(已讓併於新光銀行)、私人借據。

71年前畢業證書 願送國小典藏
崇文國小校長林秀香表示,校史室收藏民眾捐贈的畢業證書,李某持有的證書很珍貴,
如他願意割愛捐贈,對學校有重要意義;李驊恩獲悉後回應,願意贈與學校,將與校方聯繫交付。

高基榮說,日治時期因民眾就學、升學不易,國小、中學尤其大專的畢業證書少見,
老文物市場收藏價達上千元至萬元,其餘股票、教師證跟薪資單等文件多為私人物品,
收藏價值較低,但見證嘉義地區的發展,具有文史研究的價值。


https://m.ltn.com.tw/news/life/paper/1284403
0767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8(日) 01:20:16.81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68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8(日) 01:20:35.61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69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8(日) 01:21:06.05
>>1
 


  
 


 

中国バカウヨ(´・ω・`)
0770美麗島の名無桑
垢版 |
2019/04/28(日) 01:21:29.02
>>1
 


  
 


 

中国バカウヨ(´・ω・`)
■ このスレッドは過去ログ倉庫に格納されています

ニューススポーツなんでも実況